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医院 > 健康知识

多管其下,防治大肠癌

发布者: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发表时间:2019-07-22

近日,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金黑鹰教授团队项目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金黑鹰教授课题组历时15年,在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课题的资助下,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中医药防治进行了深入研究,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3 篇,其中SCI收录杂志 29 篇,总他引 589 次,获得专利 11 项、申报发明专利 4 项,获得产品注册证一项,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一项,研究成果被纳入中国和美国诊疗指南,内镜下测量系统和测量尺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金黑鹰教授团队认为,防治大肠癌需要多管齐下。

一、不要被“可预防、可治愈”的肿瘤——大肠癌夺取性命

大肠癌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肿瘤,但是目前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尽管对于大肠癌的诊治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预防角度来讲,并没有明显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大肠癌发生率已高达46/10万;从治疗角度来讲并没有明显提高其5年生存率,大肠癌5年生存率仍然徘徊在50-60%之间。肿瘤分期仍然是影响大肠癌治疗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Ⅰ期大肠癌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5%以上,Ⅱ期大肠癌5年生存率也可以达到80%以上,Ⅲ期大肠癌5年生存率只有50%左右,Ⅳ期大肠癌5年生存率只有20-40%、而且治疗费用高、致残率高,因此发现早期大肠癌是提高大肠癌疗效的最有效途径;从预防的角度来讲,90%大肠癌是由于大肠息肉癌变而来,因此切除大肠息肉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发现大肠息肉是预防大肠癌的有效途径。

金黑鹰教授说,大肠癌一般与遗传因素、高脂高热量饮食以及结肠息肉有关,因此他的团队选择遗传性大肠癌筛选、清热利湿中药预防大肠肿瘤、结肠息肉和早期大肠癌的筛查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研发,提高大肠癌的生存率、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并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让人们不要被一个“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大肠癌要了命。

二、筛选遗传性大肠癌家系并进行干预和随访,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约有20%左右的大肠癌具有遗传性,常见的遗传性大肠癌包括林奇综合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综合症、MYH相关息肉病和幼年性息肉病。金黑鹰教授团队是国内最早进行遗传性大肠癌研究的团队之一,在收集家系的基础上,总结中国人HNPCC临床特征,制定了非典型中国人遗传性大肠癌的家系筛选标准、提出了以免疫组化结合MSI检测筛选中国人林奇综合症家系的方法,成果被中国遗传性大肠癌专家共识引用和推荐;金黑鹰教授团队系统研究了林奇综合症家系中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特征,发现了一系列在中国人或东亚人的突变热点,研究中首次发现了MSH2基因启动子的错义突变,首次证实启动子胚系突变可能与非典型HNPCC发生有关,提出了HNPCC家系筛选的新方法,促进了中国人遗传性大肠癌的研究,成果被列入中国遗传性大肠癌专家共识、也被美国胃肠学会林奇综合症诊断技术指南引用并推荐,具有非常重要的国际影响。

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成员,金黑鹰教授进行全大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已经对数十个家族几十例患者进行了此手术,生活质量高,而且生存率高。

三、粪便DNA甲基化检测筛查早期大肠癌,提高了大肠肿瘤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减少了“阴性”肠镜检查,让患者不再承受无妄之苦。

以粪便隐血检查结合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筛查方法仍然时大肠肿瘤筛查的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由于粪便隐血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许多人不得不反复进行“阴性”肠镜检查,大肠粘膜有定期脱落更新的特征,通过粪便中脱落粘膜DNA分子标记筛查大肠肿瘤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尽管DNA甲基化在大肠癌和大肠息肉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美国已经有Cologuard试剂盒上市,但是Cologuard在中国人群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高。其原因可能是DNA甲基化与人种、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因此要探索中国人群特异性的DNA甲基化标志;另外一次性处理大量粪便是一个困难工作,为了使肠粘膜提取简单易行,必须建立简单易行的粪便肠粘膜提取和粪便DNA提取的方法。

针对这两个关键问题,金黑鹰教授课题组首先筛选了中国人特征的粪便DNA甲基化、并建立了基于SNCA、SPG20、FBN1 建立的粪便 DNA 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对于腺瘤的诊断敏感性远远高于国内外同行的报道;提高粪便标本的量有利于提高大肠癌筛查的敏感性,国外研究都是使用一次完整粪便作为研究对象,但是一次完整粪便处理比较困难,为了便于进行大量粪便的处理,金黑鹰教授课题组设计了一次性肠粘膜收集器、自动粪便处理装置及其粪便收拾装置,可以自动提取大肠粘膜,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异性控制在75%情况下,对于大肠癌诊断的敏感性达 83.9%,特别是对于腺瘤的敏感性达到75.5%,高于美国cologuard等已经上市试剂盒敏感性和特异性。

四、内镜下测量系统和刻度活检钳,使内镜下的病变估计变得更为精确,结束了内镜下病变大小估计“毛估估”时代,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内镜检查是大肠癌筛查的金标准,为了更好的进行结直肠肿瘤的早期筛查,金黑鹰课题组设计了“具有刻度的内窥镜活检钳”、“一次性刻度注射针”、“一种带标尺的活体取样钳” 和“内镜下病变测量系统软件”,建立起新的“内镜下病灶组织尺寸的测量方法”,可以精准获得内镜下病变的大小,对提高息肉和病变选择手术方式的准确性,减少医疗手术的风险,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已经获得中国 SFDA、美国 FDA 和欧盟认证,在全球进行销售,填补了内镜测量系统的空白,文章在《世界胃肠病学杂志》发表后被英国NHS等国际权威机构研究正面引用,并获得美国 RUSH 大学医学中心消化病专家Melson 教授的赞扬,项目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填补了内镜下病变准确测量的空白。

五、提出了“抗突变中药”防治微卫星不稳定结肠癌的假说,发现茶多酚等一系列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功效的食物和中药,具有抑制微卫星不稳定大肠癌作用

金黑鹰课题组研究了一系列具有抗突变作用中药,发现冬凌草甲素、茶多酚和黄芩苷有抑制结肠癌作用。进一步发现茶多酚可能通过调节 HES1、JAG1等途径发挥抑制MSI结直肠癌作用,两篇文章被行业内顶级期刊正面的引用和评价;发现冬凌草甲素通过下调 AP-1 基因表达发挥抑制结直肠癌作用,黄芩苷对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 LOVO 细胞有抑制作用;提出了“清热利湿”中药具有抑制结肠癌干细胞增殖、调解干细胞相关基因的作用,采用马齿苋对结肠癌干细胞进行了增殖和成瘤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马齿苋具有抑制结肠癌干细胞增殖的作用,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调解 Notch 信号转导途径,该结果为食物来源药物预防大肠癌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本研究,发现食物来源的药物具有抑制大肠癌发生、副作用少、可以长期应用的特征。

六、病从口入,提出了“内生湿热证相关疾病”概念,使用“清热祛湿食物和药物”可以预防大肠癌、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机体慢性炎症状态,研发出湿清茯茶和蓝莓黑洋葱饮料具有降低脂肪含量、降低血脂、降低胰岛素抵抗和改善机体炎症状态的作用。

通过前期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发现“内生湿热”在大肠癌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是导致内生湿热的重要原因,而且进一步研究发现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乳腺癌、前列腺癌与大肠癌发生具有类似的途径,金黑鹰课题组提出了“内生湿热证相关疾病”的概念,将中西医结合的“异病同治”的理念应用于大肠癌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也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应用于大肠癌的防治。金黑鹰课题组通过动物研究和临床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可以导致动物发生“内生湿热证”,其表现为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体内炎症因子增加和肠道的球菌数量上升、杆菌数量下降。金黑鹰课题组使用洋葱黄酮研究,发现其可以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具有预防肿瘤复发、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整体观和治未病理论,设计了湿清茯茶和蓝莓黑洋葱汁,湿清茯茶已经被 1000 余人使用,对照研究发现其除了可以降低“内生湿热证”患者的湿热症状以外,还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抑制结肠癌发生中癌症因子的作用。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金黑鹰教授团队,通过15年的研究,在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中医药防治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最近获悉金黑鹰教授团队的“分子靶点的粪便DNA甲基化试剂盒的建立及其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应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和“基于宏基因组学研究清热健脾利湿方促进炎症性肠病粪菌移植后细菌定植的作用机理”喜获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社会发展基金资助,希望其能进一步取得重大突破,促进肠道疾病的治疗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