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医院 > 健康知识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发布者: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发表时间:2020-09-21

杨大爷患慢性支气管炎十多年了,每到冬季就咳嗽、咯痰,有时需要去医院输液后病情才能缓解,有时要到次年开春后症状才能自行缓解,平时即使不发病也感到胸闷。年年如此,杨大爷十分苦恼,一到秋天就开始担心这个冬天又怎么熬。后经人介绍来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名医堂找到王灿晖教授进行调理。王教授根据他当时处于缓解期,有胸闷、吸气不畅感等症状,考虑为肺气郁闭之证,又有大便不实,肺热移肠之象,先予宽胸理气为主,兼以清肺化痰、健脾燥湿。3周后,湿浊渐化,肺气已开,转以益气养阴治本,并因病日久入络,加入活血化瘀之药。此后,杨大爷未再胸闷,且又服用王教授所开膏方,已连续两年冬天病情未再发作。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多见,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以及反复发作为特征。早期多在秋冬季节发作,至春季病情缓解,后期可不分季节,症状持续存在,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等。王灿晖教授在诊治本病的过程中,重视对病机的研究,并强调治疗当根据标本缓急的原则,分清主次,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王灿晖教授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在反复发作过程中,常呈现虚实夹杂之象。虚为肺、脾、肾三脏的亏虚,或为气虚,或为阴虚,或为阳虚,或为阴阳俱虚;实为外邪、痰浊、瘀血,其中外邪为致病主要因素,痰浊、瘀血多为继发的病理因素。王教授结合现代医学认识,提出本病的病理变化不仅有肺气郁滞,还有血脉瘀滞的病理因素,尤其是在本病的晚期,这一因素更为明显。临床上可见慢性支气管炎久病患者颈部静脉显露,唇甲紫绀,舌质紫暗等,均符合瘀血表现。王教授在诊治本病过程中,非常重视瘀血这一病理因素,注重活血化瘀,旨在改善肺循环,协助肺功能的恢复。此外,王教授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感染外邪是发病的主要因素,痰浊是发病的因素,也是造成疾病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所以,清肺祛邪当为急性发作期的治疗重点,化痰为必要手段。即使是寒邪束肺者也可经过适当加减后使用清化之法。



新闻撰稿:肺病科

专业审稿:朱益敏

形式审稿: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