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医院 > 健康知识

脑梗死可防可治,早预防早抢救是关键

发布者: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发表时间:2016-02-22

 ——艺术大师闫肃逝世留给我们的警示

    近日,因患脑梗死陷入昏迷5月有余的著名艺术大师闫肃老先生终究还是未能抗争过病魔,一代巨星就此陨落!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脑病科盛蕾主任认为,闫肃先生的逝世不仅是文艺界的损失,也同时给我们再次敲响了健康的警钟。

工作要劳逸结合,忌做“拼命三郎”!

    众所周知,闫肃先生是我国的艺术大家,尤其是近年来,其在80高龄阶段仍连续多年担任春晚等大型演出晚会的首席策划,常常工作到凌晨一点多才回家。长期过度的精神压力、熬夜,缺乏锻炼等因素使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最终导致脑梗死的发生。某种程度而言,他的病是累出来的!

    盛蕾主任介绍,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为200万人,死亡人数约为150万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心血管疾病。脑梗死的病因基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且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长期的工作与作息失衡,劳累过度,不能及时缓解,精神与内分泌系统紊乱,疲劳积少成多,容易加剧病情的发展,导致量变成质变,引发猝死。因此,盛蕾主任提醒大家:生命弥足珍贵,工作生活要劳逸结合,平时要生活规律,重视体检,做到有病早治,忌做不看病、不检查,不休假、不疗养及带病干的“拼命三郎”!

注重黄金4.5小时抢救时间

    脑梗死发病起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其临床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其前驱症状多无特殊性,部分患者可能有头昏、一时性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而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和程度轻微而被患者及家属忽略。盛蕾主任说,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熟悉脑梗的症状至关重要,这里推荐一个快速识别脑梗死症状的顺口溜口诀“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

此外,盛蕾主任强调,由于脑组织本身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供应血流中断5分钟即可发生不可逆性脑细胞损伤。此时梗死脑组织的周围往往存在处于缺血状态但尚未完全梗死的脑区域(即缺血半暗带)。挽救这些缺血半暗带是治疗的重点,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急诊溶栓时间窗。根据最新的中国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已扩大到4.5小时,医生和患者都应及时把握治疗的最佳时间。医生要重视急性卒中早期的溶栓治疗,对于出现脑梗死症状的患者要及时由家属陪同或拨打120送至就近具有溶栓条件的医院进行抢救性治疗。因为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时间窗”对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