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医院 > 健康知识

盛夏时节,老年人需警惕中风发生

发布者: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发表时间:2016-07-26

盛夏酷暑时节,人体通过大量的出汗,以降低体表温度,使人觉得不那么炎热。正常人每天可排出约1000毫升或更多的汗液。但对老年人来说,这也意味着中风的风险升高。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脑病科盛蕾主任医师介绍,老年人因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容易造成脑血管老化、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主要血管动脉硬化性狭窄形成。在炎炎夏日里老年人往往高温出汗、体液丢失,同时不能及时饮水、补充水分,或因夏日胃口不佳、进食量不足,导致体内血容量不足,血液黏稠而形成高凝状态,这会造成脑血管狭窄处血流更少,诱发脑局部或大面积缺血最终导致脑中风的发生。再有,血流量为散热进行的重新分配,使有限的血液涌向皮肤,势必造成大脑血流量锐减,使原本供血不足的大脑进一步缺血,并由此增加脑梗死的可能。

盛蕾主任说每年夏季脑病科住院的急性中风病人都很多,和秋冬季形成两个发病高峰。这些病人在发病前数日即可出现预兆,例如反复测量血压偏低、尿量减少且颜色较深、疲倦乏力和反复出现的头昏头晕、心慌。这类患者常为“分水岭梗死”,发病后一般症状较重,积极给予补液或者提升血容量的治疗通常能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预防夏季中风?盛蕾主任给了几点建议:1、老年人在夏季应做到不渴时也要常喝水,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宜。也可喝些绿豆汤、菊花茶、荷叶茶等,以防止血液浓缩,出现血栓。尤其在出汗多或发热、腹泻以及清晨起床时,更要多饮水。2、夏季老人的居室温度不宜过低,与室外温差不应超过7℃。尽量减少进出空调房间的次数,以避免忽冷忽热,使人体血管,尤其是脑部血管反复收缩而发生意外。3、要多吃鱼类、米醋、生姜、大蒜、洋葱等能降低胆固醇的食物,适量多吃富含维生素C能活化血管的食物,如西红柿、山楂等。4、老年人在夏季天气闷热时,更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心态,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因悲喜而过度激动,并积极治疗与中风相关的疾病,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及血糖。同时,避免过度疲劳。最后,盛蕾主任提醒,对于日常出现的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讲话不流利、整天昏沉欲睡等症状,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早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