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医院 > 健康知识

“择时治病”疗效佳

发布者: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发表时间:2017-07-10

   “冬病夏治,夏病冬防,子午流注,适时开穴”。传统中医十分注重防病,三伏是一年中人体阳气旺盛的时期,人体经脉气血旺盛,穴位敏感,在此期间贴敷药物可增加疗效,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利用,是防治疾病的黄金时期。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耳鼻喉科在名老中医陈国丰教授的指导下,遵循“春夏养阳”、“天人合一”、“择时治病”、“不治已病治未病”等理论基础,结合本地患者体质、气候环境等实际因素,精心组方研制,因其药物组成和制作工艺,较少出现皮肤发泡现象。贴敷前先行拔罐治疗,利于驱散体内的寒邪,帮助气血通畅,达到温阳去寒的效果。在拔罐调理的基础上,再将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三伏贴贴敷在身体上,通过贴敷来刺激相关穴位,以此疏通经络、温阳益气、扶本固元,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真正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陈国丰教授介绍,此法适用于阳气不足复感阴寒之邪,造成的一些耳鼻咽喉科慢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喉源性咳嗽、哮喘、体虚易感等。多在每年的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进行贴敷治疗,每周一次,每年五次。一般贴敷至少3年。

    穴位贴敷时间成人以8-10小时为宜,儿童以2-6小时为宜。具体贴敷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及耐受能力,一般以病人可以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不适,或贴敷后出现皮肤灼热、疼痛、起泡等应减少贴敷时间,可自行取下,一般不要少于30分钟,不超过10小时。此外,陈国丰教授强调,以下患者禁用穴位敷贴,1.有过敏性皮炎病史,或者贴敷部位皮肤有急性感染的患者。2.合并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3.处于妊娠早期或者月经期的女性患者。4.合并传染病的患者。5.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的患者。6.实热症或者阴虚火旺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