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医院 > 健康知识

采用超早期动脉取栓术能立即缓解中风症状

发布者: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发表时间:2017-11-20

近日,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卒中中心接诊了一名由120急救车运送的病员。急诊医生发现65岁的朱大伯精神很差,讲话含糊不清,甚至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左侧手脚无力、不能活动、不能起床,同时双眼固定向右看,此时距离朱大伯发病仅仅1.5小时,卒中中心应急机制立即启动。神经内科医生立即给予会诊,初步判断朱大伯是急性中风,而且是发病最急、病情最重的脑栓塞。而且,朱大伯长期心脏房颤,今年3月还得了急性心肌梗死,一直服用抗凝药“华法林”,期间反复血尿、肾周血肿、左腿血栓疼痛。综合考虑后,神经内科盛蕾主任决定立即进行急诊血管造影和动脉取栓术对朱大伯全力抢救。手术仅进行了1小时就顺利结束了,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栓被成功取出,使得原本中断的脑血流得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手术后第二天,朱大伯病情明显好转,人变得精神了,双眼看东西灵活了,讲话明显清楚了,左手能正常拿起水杯,左腿能在病床上自由伸缩了。朱大伯激动的说没想到不到一天的时间中风的症状能有如此显著的好转,还说一直折磨他的左腿血栓疼痛也缓解了。

盛蕾主任说,像朱大伯这样患有房颤的病人在中老年人里为数不少,而房颤是发生“心源性脑栓塞”的常见原因,此外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也可能导致脑栓塞。房颤患者得脑栓塞的几率比正常人高17倍。因栓子绝大多数堵塞在脑内的主干血管,所以“心源性栓塞”起病急,进展快,神经功能损害严重,并且疗效差、预后差,死亡率及重度致残高,是中风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如何在超早期实现堵塞血管的再通是治疗的核心问题。临床开展的超早期治疗有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术。但传统的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低且并发症多,多数无法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而动脉取栓术是通过取栓支架、微导丝等机械方法将血栓捣碎,直接取出堵塞血管的血栓,使闭塞血管快速再通,抢救缺血半暗带,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治疗时间窗较传统溶栓治疗延长,因动脉取栓治疗无需使用溶栓药物,从而减少了因溶栓药物增加的出血风险。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拥有强大的卒中团队,已建立卒中生命绿色通道,对此类患者常规开展超早期动脉取栓术,可以有效改善脑栓塞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