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医院 > 健康知识

健康从护胆开始

发布者: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发表时间:2017-12-01

胖嫂,五十多岁了,但是平时饭局不断,爱吃大鱼大肉,偶尔饭后会出现右上腹部不太舒服,也没有特别放在心上。上个周末,胖嫂饭后陪着从外地回来的儿女们看电视,突然囔囔着肚子疼,一下子疼得在地上打滚,被救护车送到了医院,经检查发现是胆石症发作了,医生建议立即行胆囊切除术。胖嫂很苦闷,平时也没什么明显的症状,怎么这次胆绞痛要立即把胆囊切了呢?

胆石症、慢性胆道感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外科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在自然人群发病率约10%,实际病例数超1亿,约占普通外科住院病例的十分之一,已经超过急性阑尾炎。胆石症是胆汁某些有机成分或无机盐类由溶解状态析出、沉淀,并在胆管或胆囊内形成结石。临床分为三种:胆固醇结石含胆固醇为主、胆色素性结石以胆红素为主、混合性胆石由胆色素胆固醇和钙盐结合而成。胆石症常由4F症诱发。4F即是女性(Female)、四十岁(Forty)、肥胖(Fat)和多产次(Fecundity)的英文缩写,指胆石症多发于四十岁以上的肥胖妇女。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普外科徐晋主任说,胖嫂是典型的4F症患者,平时她也不规律出现便秘或腹泻,其实都是胆汁分泌异常造成的。胆汁可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一旦进食油脂过高的食物,胆石症患者因胆汁分泌异常,不能有效消化脂肪出现腹泻;胆汁又可刺激大小肠蠕动,造成便秘。

胆石症有“隐性结石”一说。“隐性结石”平时症状不显,但当疲劳、饱餐、饮酒等情况下易急性发作。所以一开始胖嫂腹痛并不明显,结石作为异物长期刺激胆囊产生慢性炎症甚至感染,胆囊壁增厚、粘膜有胆固醇结晶沉积,影响胆囊浓缩和排放,最终在刺激下急性发作。需要警惕很多患者发作时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伴右后背隐痛,常常会被误以为“胃炎”、“胃肠炎”等。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有非手术保守治疗、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适合保守治疗的情况具有独特的针对性,如胆总管结石直径小于1cm、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再次手术困难、肝内胆管广泛小结石、症状轻又无结石并发症的较大结石患者等等。非手术治疗的手段很多,西医主要以抗炎解痉为主,中医治疗手段较多,如中药、针灸、推拿等等,可根据不同病情选择。胖嫂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病情险恶,胆囊有坏疽、穿孔的危险。还有当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无效、反复发作慢性胆囊炎伴结石、明显症状的胆石症患者、胆囊管发生阻塞、胆囊息肉大于10mm、胆囊穿孔、胆囊恶性肿瘤这些情况时都需要手术治疗。现在临床胆囊切除术已经相当成熟,有传统开腹手术和现在常用腹腔镜手术、胆总管切开探查、胆肠吻合术等。现胆囊切除术多以微创手术为主,有保胆手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纤维胆道镜技术等。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胆囊切除“金标准”。它对腹壁损伤小,开几个孔就可以,伤口疼痛小,恢复快;伤口小,无需皮肤缝合;术后感染小,对内脏干扰也小,胃肠功能恢复快。但是腹腔镜手术对主刀医生要求高,发生并发症对术后恢复影响大,特殊情况下术中还要改为开腹手术。且不是所有的胆囊切除都可以腹腔镜下手术,比如胆囊炎病史长,粘连水肿严重、胆囊颈部有结石堵塞、萎缩性胆囊炎、有过腹部手术史、恶性肿瘤肝硬化患者都需要传统开腹手术。

徐晋主任强调,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胆囊炎患者极其重要,如果胖嫂提前意识到胆石症危害并提前预防则可完全避免胆囊手术。胆囊炎发作时,不可食用油炸食物、蛋类、肉汤及烟酒,一切酒类刺激性食物都可促进胆囊收缩,使胆道括约肌不能及时松弛,从而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进食最好以低脂肪、低蛋白易消化流食为主。症状减轻以后可以吃瘦肉、鱼蛋、奶和水果蔬菜等。慢性期,平日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比如萝卜、青菜、豆类等,多补充水分。饮食规律方面,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可以刺激胆汁分泌。饮食结构上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如肥腻肉类、油炸食物、动物内脏、含油脂多的干果、动物脑、肝及鱼子等食物。慢性胆囊炎患者也不可盲目进补,中医四型中以肝胆湿热为主,其次肝郁气滞,肝阴不足淤血阻滞较少了,往往盲目补益不可取。常食用的有益于胆石症的健康食物有:核桃,含有丰富亚油酸,可抑制体内胆固醇形成,阻止胆固醇结晶的形成;生姜,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减少胆汁内黏蛋白的含量,抑制结石成核;黑木耳,可润滑肝内、肝外胆管,促进结石排出;金桔,含有丰富维生素与各种矿物质对治疗胆石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情绪因素是胆石症致病原因之一,也是导致症状发作原因之一,临床研究表明80.5%胆石症患者易怒暴躁,所以胆石症患者宜控制情绪,克服不良心理因素和外界精神刺激,平日疏肝理气解郁。正确运动可调整心情,晨起太极拳、饭后散步等不易疲劳的运动是非常好的选择。